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2-05-07 13:51:57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参与: 0 | 作者:张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久前,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来,各省市加快推进氢能项目的落地,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目前在建和筹建的风光制氢项目超过了40个。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1年氢能产量超过了3300万吨,据有关市场机构统计,中国氢能相关企业的数量超过了2000家,近5年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快速增长。

目前,除了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已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稳步推进试点应用。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和应用市场。

\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 刘亚芳:在氢能加注方面,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加氢站数量居于世界第一,35兆帕智能快速加氢机和70兆帕一体式移动加氢站技术获得突破。

新闻链接:氢能是什么?

提起氢能,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小时候玩的氢气球?还是燃料电池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氢能。

氢和氧反应产生的化学能就是氢能。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由于氢气必须从水、化石燃料等含氢物质中制得,因此是二次能源。

根据氢能的形成过程,我们一般将氢能分为灰氢、蓝氢与绿氢。灰氢主要是通过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蓝氢,是指采用了碳捕集措施的化石能源制得的氢气,碳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绿氢,则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助理 刘世宇:(氢能)具备天然的与风电光伏新能源发展进行耦合的这样天生的优势,把氢的产业链健全起来,使它的经济性、技术性达到工程应用、商业化应用的阶段,无疑就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我国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获多个突破性进展

考虑到氢能源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国加速发展氢能产业。在氢能制备、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

目前,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在氢能的技术创新、在电解水制氢装置,储运设备和燃料电池方面,我国已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高端装备在逐步推向市场。在氢能制备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在华北和西北等地积极推进,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政策研究部负责人 景春梅: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功能绿氢的供应上在全球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基本具备了氢能产业链的健全的产业链,我们在应用方面有全球最大的潜在的市场,那么如果技术成熟以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布局利用,很快能够降低节能应用的成本。

正是看到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加速突破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设备瓶颈。

中国海油近日发布消息,位于广东惠州的我国首套采用E-Gas技术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260天,累计生产氢气超5万吨。

\

中海炼化惠州石化煤制氢部副经理 周建欣:目前全球仅有两套在运行的E-Gas煤制氢联合装置,与传统天然气制氢工艺相比,可以降低成本20%~25%。

记者在国家电投氢燃料电池生产线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组件等核心部件都用到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中。随着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质子交换膜生产线的投产,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同时大幅降低国内的制氢成本。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