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凯瑞·布朗:对21世纪的人们来说,了解和接触中国是一种刚需

2022-04-25 16:05:20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参与: 0 | 作者: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胡文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中国学教授、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Kerry Brown)的新著《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800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China Through European Eyes:800 Years of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ncounter),在全球化智库(CCG)发布。

在新冠疫情发展和国际关系变幻莫测的今天,中欧关系的行稳致远愈发彰显其重要性。《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800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是一部关于欧洲人与中国人交往的叙事史,旨在为世界理解中国提供历史视角、多维视角。本书汇集了从13世纪马可·波罗时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欧洲文学、哲学和政治领域的一些重要人物对中国的认识和描述——不仅分析古今学者对中国的核心观点,也整理他们与中国实地接触后的文字记录;不仅追溯“东方”起源的历史根源,也探究中国如何成为“东方”的主要代表,以及东西方之间的差异。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和过去四百年中的任何时候一样,依然深陷于‘文明的冲突’之中。尽管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悠久历史和哲学准则一如既往地交织缠绕,但如今的中国已经与本书中人物认知中的中国截然不同。中国在经济、军事和物质上都比其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凯瑞·布朗在书中写道,“无论愿不愿意接受,中国已经具备了通过投资、商贸、旅游、抗疫等多种途径对其周围的世界施加深刻影响的能力。对这本合集中的大多数撰写者而言,了解和接触中国是一种选择;而对21世纪的人们来说,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刚需。”

布朗教授将中国与欧洲八百年间的文明交往过程分为五个章节来叙述。第一章,通过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塞缪尔·珀切斯的《珀切斯的朝圣之旅》和利玛窦的《天主实义》,追寻两大文明的初次接触过程,还原欧洲人眼中的古代中国。第二章,从莱布尼茨、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的儒家思想、治国理念、神学及哲学。第三章,从约翰·巴罗的《我看乾隆盛世》、古伯察的《鞑靼西藏旅行记》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讲述中欧近代文化碰撞。第四章和第五章,则通过马克斯·韦伯、伯特兰·罗素、卡尔·荣格、波伏娃、罗兰·巴特等人关于中国的著作,追溯当代中国人的信念变迁与精神重塑的轨迹。

本书作者凯瑞·布朗是英国活跃的中国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曾主持“欧洲-中国研究与咨询网络”工作,向欧盟对外行动署提供政策建议。布朗教授著有涵盖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二十多本著作,包括《中国的世界:中国想要什么》《五城记》《中英关系的未来》等。他在《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绵延800年的文化与知识交流》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长久的接触使得中欧双方对彼此并不陌生。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对欧洲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主流学者都到访过中国。

布朗教授还谈到,英国早在1950年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欧洲国家之一。随后的几十年一直到现在,中英关系不断演进,相互有了更加深入的沟通和理解。“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的当下,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英对彼此而言意味着什么,还要反思如何从过去的交流中汲取经验智慧,增进双边理解与合作。”他说。

审视当前的中国与美欧关系时,布朗教授认为,中国与西方确实存在矛盾和争议,但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和核武器等热点议题上存在诸多共识。“在过去几百年间,我们早已意识到了彼此的不同,同时意识到这种差异是天壤之别,这种意识也为未来开展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希望本书能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增进中英双方彼此沟通对话、互相学习和共同合作的机会和信心。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发布会上指出,本书分析了欧洲视角中的“中国”,讲述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概念如何建立、转变并延续至今。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助理总监董黎熙认为,本书讲述了中国人与欧洲人长期交往的历史,为当今世界东西方如何展开对话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表示,本书将16位欧洲作者分为两类——亲身到访过中国、有实际了解认识的“亲历者”,没有游历中国、可能对中国存在误解的“旁观者”——这种多角度、多方位的剖析,有助于读者明辨是非,对中欧及世界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5日电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