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冷战遗孽”北约之一:维护美国霸权的军事工具

2022-04-22 13:40:30 | 来源:新华网 | 参与: 0 | 作者:朱瑞卿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国际观察)起底“冷战遗孽”北约之一:维护美国霸权的军事工具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

近来,俄乌冲突让北约这个“冷战遗孽”再次处于国际舆论的聚光灯下。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场冲突的种子早在冷战后北约迈出东扩步伐之日,就已悄然种下。

1949年,美国为对抗苏联,以“共同防御”名义拉拢部分欧洲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2年后,苏联解体,北约不仅没有随着冷战结束而偃旗息鼓,反而在美国主导下一方面不断东扩,一步步把俄“逼到墙角”,最终导致俄乌冲突,另一方面打着维护“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把军事干涉的黑手伸向中东、非洲等地区,让多国陷入战乱。

“美国政府自行决定并实施了一切(军事干涉)……而北约不过是美国霸权的幌子。”比利时《晚报》去年9月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北约这个军事集团根本上是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利益。

\

霸权的起点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莱恩2000年在《美国霸权与北约的永久化》一书中写道:1945年以来,美国一直在追求霸权的路上。

二战结束后,为与苏联争霸,美国发动冷战,大搞阵营对抗、零和博弈,在意识形态和军事等领域不断渲染苏联威胁,煽动西欧各国对苏恐惧,以此来加强对这些欧洲盟国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北约于1949年正式成立。

自北约成立伊始,美国就一直牢牢控制着北约的领导权。通过北约这个机制,美国在西欧各国设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从而达到在事实上控制西欧的目的。在此情况下,美国与其欧洲盟国之间实质上是不平等的主从关系。北约实际上起着维护美国在西欧霸权地位的作用,并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军事工具。

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曾这样描述美国在北约内部的主导地位:“当一位欧洲国家的代表提出某项建议时,美国代表就非常适当而且是必然地勾销了这项建议。他说,他可以向在座的人保证,凡属于被提出来的这类性质的问题,美国参议院是决不会接受的。他的反对意见于是就作为最终决定。”

冲突的引线

冷战结束后,不少人曾认为,北约已完成使命,将就此解散。然而,北约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扩张其地理边界和活动范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国需要利用这个军事工具来继续把控欧洲事务、维护美国霸权。

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说,俄方已多次明确表示,北约继续向东扩张是绝不可接受的。他指出,20世纪90年代,北约曾承诺不会东扩,但现在却在罗马尼亚、波兰部署武器系统,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导弹,这是对俄罗斯的公然欺骗。

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北约五次东扩,紧邻俄罗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乌克兰也成为其拉拢对象。2008年,北约承诺将来会接纳乌克兰。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加紧向乌提供军事援助,北约舰艇和战机在黑海的演习和巡航日益频繁,北约在俄周边地区的军演规模连年扩大,双方之间舰机对峙摩擦事件大幅增加。在安全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的情况下,俄罗斯认为自己已经“退无可退”。

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特德·卡彭特指出,美国和北约应为俄乌冲突负责。“将一个大国主导的联盟扩大到另一个大国的边界,本质上就是破坏稳定和充满挑衅的。”

野心的工具

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2002年曾撰文指出:“北约的性质现在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军事联盟。我们对我们盟国的国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价值观并不是持不可知的态度,因为北约联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而且一直是,推行一套特定的价值观——与西方息息相关的价值观。”

正是打着维护“自由、民主、人权”这些西方价值观的旗号,美国不断利用北约这个军事工具来实现自身霸权野心,推动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持续扩张,军事活动范围远远超出欧洲。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伙同北约盟国对阿富汗发起军事行动;2003年,美国编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与英国等北约盟国联手发动伊拉克战争;2011年,美英法等北约国家以“保护平民”为由空袭利比亚,导致卡扎菲政府被推翻。

近年来,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它也在推动北约把手伸向亚太。目前,北约已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列为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伙伴。最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乌克兰问题对中国无端指责,妄称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一事对北约构成所谓“严重挑战”。

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已经看清,美国主导下的北约的种种霸权行径,正是加剧世界动荡的根源。《印度快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持续扩张的目的,就是实现美国的霸权野心。“正如北约以往的所作所为所表明的,它不仅没有维护其承诺的‘集体安全’,反而给反对美国利益的国家带来严重的不安全感。”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