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对俄制裁拖累欧洲经济

2022-04-17 11:40:47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参与: 0 | 作者:李振杰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李振杰

特约撰稿 李振杰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花样迭出。从抛下“金融核弹”到切断供应链,从折翼俄罗斯航空到遏制俄航天业,从禁止高科技产品出口到文化与学术孤立,从禁止进口俄煤到未来可能出台的油气禁令,对俄制裁体现出全面化、加速化、狂热化的特点。然而,在这场被西方“政治正确”绑架、由美国主导的“制裁狂欢”中,欧洲的利益被彻底出卖。在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正将世界经济推往悬崖边缘的情况下,西方对俄狂加制裁,实际上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举。欧盟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兼投资者,在对俄实施制裁的同时,将不得不面临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升高的局面。

能源短缺掣肘宏观经济

欧盟25%的石油、45%的天然气、44%的硬煤依赖俄罗斯进口。一直以来,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欧洲在短时间内终结对俄能源依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长期来看,宏大的政治意愿可能会导致欧洲能源格局改写,但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下,欧洲若要彻底脱钩俄罗斯能源,必将经历激烈的阵痛,甚至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4月7日,欧盟各国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煤炭禁运,并给予120天的逐步淘汰期,这意味着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开始涉及能源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能源“三大件”中拿煤炭开刀,是因为相较于年进口额约40亿欧元的俄煤,年进口额1000亿欧元的俄石油和天然气才是欧盟真正的“不可承受之重”。尽管,据丹麦和立陶宛外长日前透露,欧盟正在讨论的对俄第六轮制裁措施中包括石油选项,但事实上,欧盟内部仍未能就禁运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达成一致。

具体地看,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程度普遍更高,一些较小国家甚至完全依赖俄罗斯,但即使是一些对俄能源依赖程度相对较轻的西欧国家,也难以完全规避失去俄罗斯供给造成的影响。4月13日,德国五大顶级智库联合预警,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突然中断,恐将导致德国未来两年经济产值损失2200亿欧元,并连带拖累全欧洲的经济复苏。同日,俄气占进口天然气比例高达90%的芬兰亦发布经济展望报告称,2022年其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上年预测的2.9%下降约50%。即便是自诩“没有软肋”的核电大国法国,也开始呼吁民众节约使用电力和天然气,称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今年冬天的能源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运行的动力源泉,欧洲若彻底失去俄罗斯能源供应,必将面临更加深重的危机。到那时,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高耗能产业减产停产等状况或将层出不穷,最坏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市场危机,从而严重拖累宏观经济。

通胀风暴引发民生问题

4月11日,世贸组织(WTO)发布报告称,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长可能从去年10月预测的4.7% “腰斩”至2.4-3%。鉴于俄乌在欧洲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欧洲可能比世界其他区域经受更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西方对俄祭出的“史上最严厉制裁措施”雪上加霜,导致通胀风暴提前登上欧洲大陆。《法兰克福汇报》4月12日报道称,欧元区3月份整体通胀率飙升至7.5%,远高于上月的5.9%,创下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纪录。在此背景下,欧洲央行近日重申,将在今年结束已实行8年的刺激性购债计划。

与去年同期相比飙升45%的能源价格,是助长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运输成本和化肥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居高不下。过惯了富裕生活的欧洲民众,不得不学习并适应节俭度日,哪怕是在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也已有约1/7的成年人难以支付生活成本;月收入低于2500欧元的家庭中,有24%甚至无法应付日常开支。

据德国央行预测,高通胀持续时间或许会比预期更长。当越来越多的居民不得不将更多收入花费在食品、住房、燃料上时,国民经济势必失去活力。由于第三产业在不少欧洲国家占据重要份额,享受型消费占比的下降,意味着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也不难预见。此外,300万乌克兰难民,让本就在民生问题上不堪重负的欧洲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随着民众不满情绪的不断累积,一切酝酿中的不稳定因素都会给欧洲经济发展制造新的障碍。

双链断裂阻碍长远发展

欧洲一直以来都是高端制造业的中心,俄罗斯则是欧洲高端制造业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国。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环节多,供应链精确且复杂,上游环节遇阻意味着双链源头性的断裂,这会对全行业形成致命性的冲击。尽管西方在对俄制裁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开会“卡自己脖子”的领域,但随着俄罗斯相继出台报复性反制措施,欧洲高端制造业正陷入难以自拔的被动境地。

3月8日,普京总统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在今年年底前禁止包括稀有金属在内的特种原料进出口,这或将对欧洲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长期的冲击。俄罗斯在国际稀有金属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高端制造业常用的铂族金属资源更是高度集中在该国——镍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钯则广泛用于汽车催化转换器、智能手机、传感器、存储器、电极等。在全球芯片荒早在俄乌冲突前就已经导致欧洲汽车制造业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欧俄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让相关企业面临更大的困局。此外,欧洲国家引以为傲的军工产业也承受着双链受阻的压力,以法国为代表的军工大国已开始囤积钢铁、钛、镍和铝等关键物资,以填补失去俄罗斯供应后的原材料缺口。

着眼当下,高端制造业是欧洲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引领欧洲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放眼未来,高端制造业则是强国必争之地,是构筑经济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倘若欧洲国家难以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梗阻,未来或许难保其在高端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到那时,欧洲所要面临的就不仅仅是经济衰退的问题,还可能在实现“战略自主”的道路上更加举步维艰。

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对俄制裁造成的反噬效应已经显现,欧洲正在为对美亦步亦趋付出沉重代价。不少西方经济学家亦表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给欧洲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将超过新冠疫情。欧洲央行已经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从原先的4.2% 下调至 3.7%,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据判定的前提为能源短缺和消费者信心下挫只是暂时现象,并且供应链没有受到重大影响;但由于欧盟正在讨论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欧洲经济更难看到希望的曙光。从坚持欧洲战略自主的角度来看,制裁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秉持务实态度与俄沟通协调,在实现持久安全的同时致力于经济复苏,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李振杰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