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敢把沙漠变绿洲

2022-04-14 15:02:37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参与: 0 | 作者:严冰 张馨月 任彤彤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阳春时节,东风过处,百草滋荣。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湖面上,水光潋滟,鸟声盈耳。疣鼻天鹅也如约飞回,它们结伴戏水,时而翩跹起舞,时而引吭高歌。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上游治沙、湖区治水、山区修复草原植被,这里成为260多种鸟类的乐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目前,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底色,中国成为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新标杆。

\

宁夏腾格里沙漠里扎起的草方格。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科学治理

——实现生态巨变

在中国古代,荒漠见证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承载了“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的离愁。

“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病,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得治!”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主任、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道,荒漠化在我国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是遏制我国北方土地退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应对荒漠化的国家行动。

卢琦自称“职业沙手”,他形象地将治沙比喻成医生看病:“要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治疗方案,治愈出院后还要有后续的康复方案。”

我国代代“治沙人”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以科学治理铸就绿色屏障,实现生态巨变。

回顾新中国的科学治沙史,与共和国建设基本同步。卢琦说,7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全民动员、进军沙漠的起步阶段;国家意志、工程带动的发展阶段;科学治理、提速增效的推进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曾开启了全国治沙的擘画与探索,防沙治沙工作稳步开展。国务院成立了治沙领导小组,在辽宁彰武县、甘肃民勤县等沙区成立固沙造林试验站,在陕西榆林成立了陕北防护林场、实现了首次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不断累积治沙经验,提升治沙技术。

1958年,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竣工,在宁夏中卫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其中,沙坡头段穿越沙漠最长,沿途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极低,路轨常常受到流沙侵袭。

在固沙治沙初期,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盖等众多固沙方式,但都被风沙掩埋殆尽。一次工作闲暇时,林场职工在沙漠中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喜出望外地发现其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

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形成网状结构。它们就像沙海中的卫兵,筑起一道禁锢流沙的草墙。“麦草方格”固沙法渐渐蜚声世界,被誉为“中国魔方”。在“麦草方格”技术的基础上,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正式形成。“寸草遮丈风”,自此,包兰铁路开通60余年来从未被流沙阻断,如一条蜿蜒的河,为沙漠串起生命的绿色。

1978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生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2000年以来,先后又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开启了由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带动荒漠化治理的新阶段。

卢琦表示,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防沙治沙专门立法的国家,这在世界防沙治沙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实践。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20多年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政策文件,科学有效指导防沙治沙以及沙化地区的植被保护与修复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国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来最好,全国草原产草量达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1995年提交第一个国家履约行动方案到2017年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成功实现了“三级跳”,由最初的跟跑、并跑到国际领先的新局面,为世界各地提供可借鉴的治沙模式,将象征着生机的绿色不断延伸。

\

内蒙古库布其七星湖景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造林增绿

——传承奋斗精神

在漫漫黄沙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扶犁开沟、躬身铺草、挥锹填沙……进入3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沙漠地区的武威、张掖等地,春季压沙活动陆续启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林场职工纷纷参加,忙得热火朝天,大家抢着干、比着干,劳动过后,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延伸开来,治风沙,护新绿。

2021年10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古浪八步沙林场荒漠化防治”作为典型案例入选。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曾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狂沙席卷,吞噬农田和村庄。

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对八步沙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政策。

黄沙莽莽,寸草不生。治理沙漠,谈何容易!“治沙,算我一个!”漪泉大队的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了出来。紧接着,贺发林、张润元、郭朝明、罗元奎和程海也加入。他们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守护家园,誓把沙漠变绿洲!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