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2-04-12 08:36:01 | 来源:外交部网站 | 参与: 0

来源:外交部网站

\

新华社记者:在4月6日至7日举行的北约外长会期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责中方没有意愿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径,还称中方做法是同俄方一道质疑主权国家的自决权,对北约构成严峻挑战。斯还说,北约2030战略概念文件将首次考虑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奉行胁迫性政策对民主国家安全构成的系统性挑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一段时间以来,北约负责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不断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和抹黑攻击,妄议中国对外政策,鼓噪“中国威胁论”,近期更对中方施加胁迫。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多次向北约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北约长期固守旧的安全观念,以“旧冷战”的手法搞阵营对抗,沦为个别国家谋求霸权的工具。北约口口声声称自己是“防御性组织”,实际上却在不断的制造对抗、制造事端;北约要求别国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却肆意对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狂轰滥炸,导致无辜平民丧生和流离失所;北约明明是北大西洋的军事组织,近年来却跑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挑动矛盾。北约持续突破地域和领域,鼓吹集团对抗的“新冷战”,国际社会对此理应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不是任何人的威胁。北约应该立即停止散播针对中方的不实之词和挑衅言论,放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对抗性做法。北约已经搞乱了欧洲,不要再企图搞乱亚洲,搞乱全世界。

《中国日报》记者:昨天,也就是4月10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迎来开放签署50周年。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审议大会将于今年举行,当前形势下中方有什么主张?

赵立坚:4月10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迎来开放签署50周年。作为生物安全领域国际法的基石,该公约是第一个全面禁止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多边条约,同时也赋予了各国和平利用生物科技的合法权利。50年来,《公约》的安全和发展两大支柱更加牢固,研发、生产和使用生物武器已成为绝对红线,生物科技的进步大大增进了人类福祉。

今年将举行五年一度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审议大会。国际社会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回顾总结50年来的成就和挑战,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采取实际行动。特别是要重新启动停滞了20多年的《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真正实现“以核查确保遵约”。这是解决当前热点问题最根本的出路,也是检查每一个国家是否真心履约的试金石。

中国曾是生物武器的受害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研发、拥有或使用生物武器。中方严格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义务,致力于强化《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机制,积极呼吁重启核查议定书谈判,并主张以客观、公正态度处理有关国家的遵约问题。中方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享受生物科技发展红利的合法权利,推动联大首次通过和平利用决议,倡导公正、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中方与有关国家政府、科学界共同努力,达成《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为推广负责任生物科研理念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审议大会取得实质成果,在新的形势下为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

法新社记者:周五,乌克兰克拉马托尔斯克市火车站遭导弹袭击,袭击导致52人死亡,包括儿童。中方认为谁应为袭击负责?

赵立坚:中方重视乌克兰人道局势问题,对平民受到伤害极为关注。中方已就缓解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提出六点倡议,并采取实际行动,向乌方提供紧急人道援助。关于你提到的有关火车站遇袭的报道,事件的真相和原因必须查清。同时我们认为,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任何指控都应基于事实,调查结论得出之前,各方应避免无端指责,保持克制。

湖北广电记者:据报道,美国会参议院外委会日前举行中拉关系听证会。其间,美有关参议员以及美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负责人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虚假信息宣传、操纵监控电信设备等手段,损害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利益,威胁地区民主、自由和安全,美方将通过举办第九届美洲峰会予以抵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美方有关人员的说法纯属造谣抹黑、无中生有。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中方一贯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理念,在尊重彼此需求和利益基础上开展对拉合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有力支持地区国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受到地区国家普遍欢迎。

国际社会同拉方合作可以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方愿意在尊重地区国家意愿基础上开展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做大利益蛋糕,实现多赢共赢。

美方有关人员应该摘掉“有色眼镜”,摒弃过时的“门罗主义”情结和冷战思维,也应该停止散布涉华虚假信息,停止“胁迫”拉美国家选边站队,停止挑拨离间中拉关系。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对俄罗斯施加全方位经济制裁,不仅给俄经济民生带来损害,也对全球能源、粮食、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首先感到压力的就是能源进口高度依赖俄的欧洲国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也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报道。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频繁向各国施压,要求对俄制裁,否则就要付出“代价”。然而不断升级的制裁无助于缓和局势,反而给疫情中的世界带来更多新的问题。比方说,欧洲能源价格近期升至创纪录高位,多国居民电费、取暖费、交通费上涨,粮食和部分日用品也在涨价。受害更为严重的则是那些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有可能出现政局动荡。

回顾美方多年“制裁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美方对古巴、伊朗、委内瑞拉、阿富汗等国的制裁,严重损害相关国家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酿成人道主义灾难。正如有关媒体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制裁帝国”。美国已经把制裁当作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和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

美方标榜以制裁伸张正义,事实上却在大发制裁的不义之财。最新的例子就是美国借“惩罚俄罗斯”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实,早就打好了坐收渔利的“小算盘”:一边让欧盟国家切断与俄罗斯经贸往来,一边加强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对欧洲的捆绑,赚取额外收入。而更为讽刺的是,美国一面对俄罗斯挥舞制裁大棒,另一面却趁机对俄罗斯“抄底”。美方“忽悠”欧洲彻底禁运俄罗斯油气,自己却大肆购买俄罗斯石油。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制裁,为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华尔街金融机构创造了低价抢购俄公司债券的机会。请问,这样的制裁有什么道义可言呢?这样的制裁真的有利于维护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美国没有权力让各国人民为其战略私利埋单。美国如果真心希望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就应该停止借乱谋利,切实劝和促谈,以实际行动推动实现和平。

\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