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弹琴
资料图
两年前,我们可能认为,2020年是最糟糕的年份,咬咬牙过去了,事情总会好起来;但两年过去了,一个不幸的事实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发生。
疫情仍在继续,战火熊熊燃烧。家底雄厚的大国还能支撑,但有一些国家,真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其中一个国家,还是我们的邻国,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正陷入1948年独立以来的最严重经济危机,比当年内战还要严重的危机。
股市在崩盘。
30%多的跌幅,使斯里兰卡股市成为仅次于俄罗斯、今年全球表现第二差的市场。
人们在煎熬。油价高涨,无钱买油气,自3月以来,斯里兰卡每天轮流停电,4月的停电时间延长至每天13小时。为了省电,不少地方的路灯都不开了。
什么都短缺。看媒体报道说,斯里兰卡约一半的餐厅,现在都被迫关闭;由于纸张短缺,斯里兰卡全国性考试被迫取消,多家纸媒停止出版;由于麻醉剂和其他药品短缺,医院无奈取消常规手术。
民生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3月31日,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住所遭到冲击。
4月1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4月3日,除了总统和总理之外,斯里兰卡所有部长集体辞职……
但危机还在持续,因为新上任的政府官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无法神奇地改变现状。
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外因很简单,一是全球疫情,二是俄乌冲突。
疫情让斯里兰卡经济蒙受重创。疫情之前,斯里兰卡旅游业欣欣向荣,占到全国GDP的12%以上,旅游业收入占斯里兰卡外汇收入的14%。
但疫情,对全球旅游业来说,都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对脆弱的斯里兰卡来说,更是如此。疫情还让斯里兰卡海外汇款锐减,要知道,斯海外劳工的汇款,占到斯外汇储备的26%,一切难以为继。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糟糕的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气价格暴涨,缺乏外汇的斯里兰卡,再也无力购买。
类似命运的,也不止一个斯里兰卡。这两天,除了乌克兰的危机和布恰镇的惨剧外,让我最受震撼的国际事件,是另一个国家的悲鸣。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关注到,但在我听来,却感到格外的悲哀。
与IMF谈判的黎巴嫩副总理萨阿德,日前对媒体感慨:不幸的是,(我们的)国家破产了,中央银行也破产了……
尽管黎巴嫩总理和央行行长火速出来否认,但大家都很清楚,副总理的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自2019年以来,黎巴嫩货币贬值约有90%。你想一下,这是多么的惨烈,这样的货币,还有什么购买力?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黎巴嫩GDP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萎缩了近 60%。
60%!这可以说是现代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船破又遭顶头风。2020年,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港口大爆炸,储存大批粮食的仓库被付之一炬,大批民众失业,全国陷入慌乱之中。
2022年初,黎巴嫩的经济一度有所好转,但俄乌冲突,马上又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油价在涨,天然气在涨,粮食价格还在涨。要知道,黎巴嫩90%以上的小麦进口,就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俄乌的粮食买不到,即使能买到,价高也买不起。
看外媒报道,黎巴嫩官员日前无奈吐露实情,全国的小麦存量,只够维持4至6个星期了,情况很危急。
由于外汇储备不足,政府无力寻找替代进口来源。于是,在超市门口,连日来都是购买面包和小麦的长长的队伍;路边的垃圾也是一片又一片,政府没钱处理垃圾了……
黎巴嫩的危机,其实是中东很多国家的缩影。
面粉是中东国家的主食,埃及、土耳其、伊朗、叙利亚、突尼斯等都是小麦进口大国,而且主要就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但现在,价格在暴涨,这些国家或许都将面临无面下锅的悲剧。
埃及等中东大国,还稍微好一点。
更糟糕的是那些已经被战争摧毁的国家。
比如,叙利亚,11年的战争,让叙利亚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更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
还有,也门,中东最贫困的国家,战争还在继续,按照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今年也门至少有16万人,处于“最饥饿状态”。
什么是“最饥饿”?
我不知道,但猜也能猜得出,如果世界粮食计划署不提供粮食,他们肯定会被饿死;即使提供了援助,他们也不可能吃饱,更别提吃好。
还有阿富汗,美国20年的战争,成功将阿富汗从塔利班执政变成了塔利班再次执政,最后美国拍拍屁股就走了,临走还扣留了阿富汗央行的几十亿美元。
这真是于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