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与谎言——美国与北约秀“团结”背后难掩分歧

2022-03-28 09:41:55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参与: 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24日,踩着俄乌冲突一个月的节点,北约峰会、G7峰会和欧盟峰会罕见地在同一天召开。

在美国总统拜登看来,此次欧洲之行或许是一次绝佳的“秀团结”的机会。

\

当天,北约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强调北约将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同时将加强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部署。

美国试图“秀团结” 各盟友意见不统一

然而,在外界看来,这场“团结秀”并没有按照美国原先设计好的剧本上演。

从“如何援助乌克兰”到“是否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各盟友间意见并不统一。

\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指出的:“拜登抵达布鲁塞尔,但成员国正在围绕如何威慑俄罗斯的问题上痛苦撕裂。”

峰会当天,媒体注意到,在合影环节,英国首相约翰逊双手插兜,在一旁“尴尬地站着”,与身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形成鲜明对比。《英国独立报》甚至称约翰逊是“最孤独的人”。

\

而这种“尴尬得用脚扣地”的情景早在2020年英国脱欧时就开始了。

2021年6月14日,记者采访约翰逊时说,“拜登总统认为你是(特朗普的)克隆”“欧洲领导人们都不认为你是他们规则系统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你破坏了拟签署的协议”……

在欧洲媒体看来,如今的乌克兰问题已经成了政治领导人的“大秀场”。

而此前的3月19日,约翰逊一番“夹带私货”的表态,与欧洲领导人原先设想的“标准台词剧本”并不相符。

英国首相 约翰逊:而我知道,这个国家(英国)的人民,就像乌克兰人民一样,每次都选择自由,这是本能。我可以举几个最近的著名例子,当英国人民投票支持英国脱欧时,人数如此之多。我不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外国人怀有敌意,这是因为他们想要自由地做不同的事情,让这个国家能够自己运行。

\

长期以来,欧盟以门槛高、加入难成为“高端发达国家俱乐部”。在一些“老欧洲”国家看来,英国一言不合就“脱欧”,极大地拉低了欧盟的“档次”,同时又给一些尚未达到门槛、希望特事特办的国家提供了“入欧”的理由和机会。

2019年2月,英国脱欧谈判的关键时刻,乌克兰把“入欧”目标写进了宪法。同样不甘心做入欧“备胎”的土耳其,此次更热衷于“调停”俄乌冲突,实际上也都是在给欧盟施压。

\

而本来是欧盟轮值主席国,应该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国却被冷落了。从剧本上的“主角”,不知不觉间沦为“配角”,自然会引起不满。

3月23日,北约峰会前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法国国会发表视频演讲,喊话法国企业离开俄罗斯。

乌克兰总统 泽连斯基:法国企业应该撤出俄罗斯市场,雷诺、欧尚、乐华梅林和其他企业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24日,马克龙在北约峰会期间强调,法国在俄企业是否撤出,并没有硬性规定。

\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的立场是让企业自行决定,这取决于企业领导层的评估,根据他们的平衡和他们的活动,做出正确的选择。”

实际上,俄乌危机爆发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试图斡旋。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俄法领导人已经进行了八次通话。

3月23日,马克龙表示:“我将继续与普京对话,直到最后一刻。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实现停火,并随之进行和平谈判。我将尽全力实现这一点。”

而此次“北约、G7峰会和欧盟”峰会以“三合一”的形式召开,一方面体现了美国作为“离岸平衡手”,另一方面,法国所倡导的欧洲“战略主权”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3月22日,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表示,欧盟国家应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寻求平衡。

\

欧洲议会议员 米克·华莱士:“的确我们不应该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但我们也不能转而依赖美国肮脏的天然气。这个国家轰炸、侵略、占领、袭扰主权国家的数量占世界首位。”

实际上,早在2022年初,华莱士就呼吁欧盟理性制定对外政策。想想到底算是美国的盟友还是人质。

2022年3月14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表示,欧洲不应放弃在冲突中充当调停者的角色,不应只是将这一角色“外包”给一个域外大国,比如美国。

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曾担任德国国防部长欧盟女掌门冯德莱恩在欧洲尚无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背景下,“与俄绝交”的调门也小了很多。

不过,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如美国所愿,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

3月14日,德国国防部宣布,将购买35架美制F-35战机。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