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弹琴
资料图(上次视频通话)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视频通话。
世界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报道了这次中美元首视频通话。中美的官方通报和新闻稿,我一大早也看了很多遍,真是别有一番感慨。
感慨今天的世界,确实很不太平,很多人还挣扎在生死边缘,维护世界和平,中美确实有责任,当然,也有太多挑战。更感慨今天的中国外交,风度、格局、情怀和声望,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
至少10个值得铭记的细节吧。
细节一,通话气氛。
气氛怎么样?
新华社的通稿说,“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通稿最后,还有这么一句,“两国元首认为,此次视频通话是建设性的……”
7个关键字:
坦诚、
深入、
建设性。
这应该都有点外交辞令。个人的理解:
坦诚,大家都不藏着掖着;
深入,进行了充分讨论;
建设性,着眼于解决问题。
看到CNN驻白宫首席记者Kaitlan Collins,还记录了一个小插曲。视频通话后,拜登从她身边走过,告诉她:进展顺利(Went Well)。
嗯,总体氛围,应该还可以的。
细节二,美国的小心思。
都在哪里通话?
中国领导人仍旧在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但这次是白宫战情室。
美方的这个地点选择,显然是别有用意的。
之所以在战情室,看外电的解释是,“通常,美国总统在这里指挥最危险的行动以及最艰苦的谈判。”
一个大背景,就是乌克兰的冲突。
中美这次视频通话,最主要的话题,一个是俄乌冲突,另一个是台湾问题。美国人最想谈的,肯定是前一个。
选择战情室,也可看出美国的小心思。
细节三,中国不愿看到。
世界关注着中方的表态。
看新华社通稿,就乌克兰局势,拜登介绍了美方的立场,表示愿同中方沟通,防止事态升级。
中国领导人说了这两句话: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
请注意:中方不愿看到。
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应该也是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日前在《华盛顿邮报》上的署名文章所说的:
有人散布虚假信息,称中方事先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知情并要求俄方在北京冬奥会后再动手。也有谣言称俄方要求中方提供军事援助。
我愿负责任地告诉各位,所谓中方事先知情、“默许”、“纵容”等说法完全是虚假信息,意在推卸责任,抹黑中国。在乌克兰有6000多名中国公民生活学习,中国是俄、乌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俄乌发生冲突,于中方没有半点好处。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况下不予劝阻。
就是驳斥一些人对中国的抹黑。
我看到,一些乌克兰媒体也报道了这次中美通话,并说中国领导人告诉拜登,这场冲突不符合中国利益。
这肯定是事实。这样的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当然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唉,真是一场悲剧,国家关系真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