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N强国网 首页 评论 强国梦 正文

世界经济为什么要从中国两会寻找“灵感”

2022-03-10 13:47:12 | 来源: | 参与: 0 | 作者:马子倩

面对全球性生态挑战方面,今年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二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这一决策引发了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广泛关注。路透社在报道中说,中国官方已明确加快了低碳转型。报道还介绍了中国国家发改委3月7日公布的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改革的一系列具体举措。

所有这些,都与中国更宏观和长远的政策走向与治理之道息息相关。早在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之前,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非常关注中国在发展方面的新探索,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将四大中心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又各自发挥作用。”佩里指出,“这些创新令人着迷。在中国的许多领域都能看到创新,中国现在进入到新的时期,我们期待了解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中国模样。”

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琦亨感叹,中国的发展非常令人期待。他最关注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卓越发展。孙琦亨说:“中国的科学研究正引领世界。当今世界因新技术而改变,期待中国的新技术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的发展。”

这是中国不断走向开放、不断融入世界的成果,也离不开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全球新冠死亡人数超过600万例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是唯一一个仍在努力实施“动态清零”政策的大国。文章引用分析人士的话预测,“中国的重新开放将是渐进和谨慎的”。

正因为中国已经与世界紧密连接,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背景,是仍在不断发酵的俄乌冲突。大多数境外媒体在前瞻和解读两会相关内容时,都提到了这只突然来袭的“黑天鹅”。世界期待看到中国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关键议题上的回应。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局部地区2021年曾遭遇煤电短缺,全球能源危机又因俄乌战争加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5日要求,在减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家新加坡媒体也关注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有关粮食安全的表态,报道称,胡祖才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稳定稻谷、小麦等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美国《纽约时报》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直接提及俄乌冲突。它将此解读为,中国正努力将全球对战争的焦虑情绪抛开。报道称,5.5%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今年中国经济设定在稳步发展的道路上,其中暗含的信号是,“中国能够经受住欧洲的动荡”。在政府工作报告吹风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直接发问:中国政府在制定这份报告时,是否考虑到最近围绕乌克兰发生的国际动荡?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回应中表示:“我们起草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了各种因素。”

在各国媒体记者对中国两会的报道中,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意义愈发清晰。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到乡村振兴、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发力方向,再到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具体政策和举措,让各国投资者期待与更加开放的中国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在评估中国经济、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许多国家也希望寻找和理解有关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智慧——这是《赫尔辛基时报》报道中“灵感”一词背后的意义所在。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