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50周年——拜登需要从尼克松身上学习什么

2022-02-24 13:53:5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参与: 0 | 作者: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文利

2月18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发迈克尔·赫什的文章,题为:“关于中国,拜登能向尼克松学习什么”。(截图自《外交政策》杂志网站)

“只有尼克松才能去中国。”来自经典科幻电影《星际迷航》的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在冷战时期,只有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声名在外的“右翼”政客,才能暗中敲开中国的国门,为建立中美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如今,这句话已成为一个美国谚语,意为只有强势而精明的政治家,才有能力坚决捍卫和践行自己的理念,并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即使在中美摩擦空前加剧的当下,这组关系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尼克松访华5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很多政要、学者和媒体人士纷纷发表对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看法,为重新审视当今的中美关系提供了借鉴。

尼克松访华为中美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1968年,尼克松在竞选中承诺要‘结束战争、赢得和平’,还谈到了‘新的和平结构’。就在50年前的这一周,尼克松抵达北京兑现他的承诺——从越南战争中抽身,并重塑冷战格局。”尼克松的女婿之一、安内伯格传播学院公共服务研究主任戴维·艾森豪威尔,日前回忆当年尼克松访华的动机时说。

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对于彼此都是全然陌生的国度。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接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写道:“即使是找到一条开启此次会晤的渠道,也是一场试错练习——先是请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等人传话,然后开展乒乓外交,还有基辛格的秘密访华。”这些“前奏”最终为尼克松访华铺平了道路。

美国记者丹·拉瑟是当年与尼克松同行的记者之一。他回忆说,那次中国之行,就像“离开地球前往宇宙深处的某个遥远星球”。《华盛顿邮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就算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不会让关注他的人觉得更惊讶。”

无论是尼克松还是毛泽东,“都是非常务实的国家领导人”。香港大学历史学教授徐国琦对CNN说,“他们手里有实实在在的牌要打。”

“1972年2月21日,一个寒冷的日子,美国总统尼克松从空军一号的红地毯上走下来,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是一次改变世界的握手。”CNN写道,“为期8天的访问,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了大门。它还将重塑世界秩序,改变冷战时期的权力格局。此后,中国将逐渐成为全球重要力量和美国的经济伙伴。”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签署了《上海公报》。双方承认两国社会制度有本质区别,但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美国承认“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还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并同意为发展两国贸易提供便利。

尼克松总统那次中国之行,当时被美国国内普遍誉为重大外交突破。正如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甘思德所言,尼克松访华是20世纪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甚至是二战后最重要的转折点。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指出,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核心,是将所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问题放在一边,转而谋求共同利益。从那时起,这一原则一直是美中关系的根本支柱,被美国两党普遍接受——无论哪个党派或哪位总统上台。

自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发展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此后的历届美国总统都访问过中国——除了吉米·卡特和乔·拜登。

半个世纪后,尼克松的政治遗产所剩无几

50年过去后,中美关系却跌至尼克松访华以来的最低点,尼克松苦心经营的外交成果,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美国《外交学者》杂志认为,美国对北京冬奥会和台海局势采取的政策,对中国内政的干预和指责,正在持续加剧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些学者甚至担心中美之间可能爆发战争。

“许多人曾经认为,特朗普离开白宫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将能得到改善。”《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的美国大战略》一书作者、伦敦国王学院学者泽诺·列奥尼表示,但拜登上台后的一系列事件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美国的对华策略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认为,拜登的对华政策,基本上已经是没有战争硝烟的“极端竞争”,而“竞争”只是一个过程。这样的对华战略既缺乏远见,也没有目标。更糟糕的是,当竞争走向极端时,可能会导致拜登本希望避免的结果:战争。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2月初,拜登政府发布新的“印太战略”,声称美国将加强华盛顿与该地区的盟友关系,尤其是“四方安全对话”,打造其所需的“战略环境”。然而,美国的“盟友”和“伙伴”都担心,如果不改变外交策略,美国与中俄之间会没完没了地上演“灾难性的边缘政策”。根据兰德智库的研究,如果华盛顿继续在与北京和莫斯科开展大国竞争的路上走下去,那么,美国很可能将陷入两场新冷战之中。

“50年前,尼克松为了对抗苏联访问中国;如今,华盛顿却冒着与中国和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同时对这两个国家发起攻击。”戴维·艾森豪威尔说。

曾在尼克松访华期间担任翻译的前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也对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提出了批评。“拜登政府一直在曲解北京,这主要是为了在国会山上摆出强硬的政治姿态。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挑战中国的尊严。”他说,拜登团队“对如何进行跨文化沟通完全没有概念”,特别是国务卿布林肯——“你在会晤中诋毁对方,只会激起对方的愤怒反应。这是愚蠢,不是外交。”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