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2-02-22 08:35:45 | 来源:外交部网站 | 参与: 0

来源:外交部网站

\

新华社记者:昨晚,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经过6年多的筹备和16天激动人心的比赛,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这是中国的成功,是奥林匹克事业的成功,更是世界的成功。

中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贯穿整个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始终。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载入史册。专业、公平的竞赛环境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有力有效的防疫措施为今后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提供了成功范式,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的办奥模式留下丰富冬奥遗产。

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大力弘扬。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冰雪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北京冬奥会成为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也成为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

北京冬奥会不仅为身处疫情寒冬的各国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和平与团结的力量。各国运动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鼓励,为对手祝福,即使对方失利也会送上安慰。这一幕幕暖心的画面告诉人们,团结的力量比想要分裂世界的力量更强大。

我们感谢国际奥委会及关心和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各国、各界朋友。尽管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大雪花”已经熄灭,但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带来了春的讯息。中方愿同国际社会继续携手合作,促进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一起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联社记者:今天是尼克松与毛泽东1972年“破冰”会见50周年,会见地点距此不远。在充满分歧与缺乏互信的今天,尼克松的访问可以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汪文斌:50年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结束了两国长期隔绝状态。其间发表的“上海公报”是中美之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并连同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一道,构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当前中美关系遭遇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美方一些人对华认知出了严重偏差,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甚至“假想敌”进行全方位遏制。我想强调,中国发展只是想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挑战或取代美国,美方也不应寻求改变甚至打压中国。中美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之间有分歧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

“上海公报”发表暨尼克松访华50周年带给人们的重要启示是,只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就能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家和平共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从过去50年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承、发扬“上海公报”精神,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

《环球时报》记者: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19日晚在北京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并发表主旨讲话。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情况?

汪文斌: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分裂和对抗风险,以及各国对现状和前景的困惑与担忧,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慕安会上就各国应如何推动世界好起来、战胜当前挑战,迈向光明未来阐明了中方看法和主张:

王毅国务委员表示,世界要好起来,大国必须作出表率。大国应带头支持多边主义,带头恪守国际承诺,带头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带头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中国始终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一个发展质量更优、行动能力更强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疫后复苏提供更多动能,为国际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王毅国务委员指出,世界要好起来,各国必须加强合作。我们应当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强劲复苏,共同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宁。

王毅国务委员强调,世界要好起来,中欧必须发挥作用。中欧是世界上两大力量、两大文明,有必要、也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中方将继续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团结繁荣,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同时也希望欧方跳出对华“三重定位”的思维定式,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掌握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坚持不干涉内政,不断拓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推动中欧绿色、数字伙伴关系走深走实,为中欧关系发展挖掘更大潜力,提供更强后劲。

王毅国务委员还应询介绍了中方对欧洲安全和乌克兰局势的立场,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尽快回到新明斯克协议这一原点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唯一出路。各方应一起讨论制定落实协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和平而努力,而不是一味推高紧张,制造恐慌,甚至渲染战争。乌克兰应当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不应该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中方期待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找到真正有利于维护欧洲安全的解决方案。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