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打开新大门,军用气球长时间飘在战场夹缝中

2022-02-11 13:03:35 |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参与: 0 | 作者:黄武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黄武星

军用气球:飘在战场夹缝中

■黄武星

在去年美军组织的“雷云”演习中,8套特殊的高空气球系统现身。据称,这些高空气球系统可携带太阳能电池和相关侦察、监视、通信设备,在数万米高空长时间驻留,充当“超低轨道卫星”的角色。

近年来,围绕对军用气球运用,一些国家付出了不少努力。除了在侦察、监视、通信、中继、运输等方面继续“挖潜”外,军用气球用于火箭发射、无人机群投送等方面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军用气球系统的潜力何在?在武器装备以速度和隐身能力见长的今天,它为何还能受到如此关注?请看解读——

气球的种类很多,但有资格参军服役的气球不多。进入军队服役的气球大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携带载荷升空。

热气球比氢气球、氮气球、氦气球出现得早,有动力的气球如飞艇等则比无动力的氢气球问世得晚。由于这些气球都能升到空中,因此问世后不久,它们便先后被“特招”入伍,赋予了传递信息、侦察敌情甚至充当弹药投放平台等任务。

用气球传递信息历史久远。在我国,诸葛亮被重兵围困时用“孔明灯”报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今,气球的这一功用得到大大拓展。不过,现在传递信息时,已不用纯粹通过气球自身“辗转腾挪”来实现,气球所起的作用只是空中平台,传递信息的事交给了它所搭载的各种载荷,如通信中继装置等。去年,美军在“雷云”演习中使用了8套高空气球系统。这种气球能飞到数万米的高空,除进行光电和电子侦察外,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通信节点确保信息传输顺畅,甚至能为远程精确打击火力提供瞄准信息。

对交战对手进行侦察是气球的“老本行”。18世纪末,法国人研制出载人热气球后,便被该国侦察部队派上了用场。在与奥地利军队对阵中,法军侦察人员坐在军用气球“创业号”的吊篮中升上高空,轻松地完成了空中侦察任务。冷战时期,气球照样保留着“侦察兵”的身份。美国曾经针对苏联制作出一种“间谍气球”。它体形庞大,直径近40米,吊篮内配备着先进的摄像机和定位系统,能在1.8万米的高空对苏联进行拍照侦察。但最终因为气球太“自由散漫”地“随波逐流”,收效甚微。

\

俄军“美洲虎”第四代防空预警系留气球系统。资料图片 供图:阳 明

\

德国CargoLifter CL 160型军民两用高空气球。资料图片 供图:阳 明

\

美军“战斗天星”小型高空气球。资料图片 供图:阳 明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