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微攻防战——2021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医学

2022-01-13 08:56:25 | 来源: | 参与: 0 | 作者:国际部

德国

新冠疫苗研发喜忧参半 免疫细胞疗法有望突破

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

\

德国的BioNTech公司与美国辉瑞公司合作,成功推出mRNA新冠疫苗。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德国的BioNTech公司与美国辉瑞公司合作,成功推出mRNA新冠疫苗。但德国其余十多个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均告失败,包括获得联邦政府巨额资助的CureVac和IDT Biologika公司。另一方面,德国联邦司法部坚持将知识产权保护看作是对私营公司开发疫苗的市场激励措施。尽管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德国仍明确反对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对疫苗生产采取专利国际例外规则。

新冠药物研发方面,德国感染研究中心等机构发现,新冠病毒穿透人体细胞后需要鸟苷酸激酶1才能生长繁殖,可成为药物开发的突破口。保罗·埃利希研究所发现,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介导下的膜融合也是致病机理之一。波恩大学发现了2种能够抑制新冠病毒繁殖的活性成分。法兰克福大学团队在磷酸戊糖代谢过程中确定了治疗新冠疾病的新靶点。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发现,大脑“功能性缺氧”会刺激新的突触和神经细胞的形成;通过适度应用异氟醚,可以像开关一样控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人工合成了外泌体,并验证了它在促进伤口愈合和血管增生方面的作用。代谢研究所发现,肠道和大脑有信息交流,以适应食物摄入过程中的饱腹感和血糖水平。分子遗传研究所等机构发现,小鼠精子前进能力取决于蛋白质RAC1。分子生理学研究所重建有丝分裂中的着丝点,为制造合成染色体铺平了道路。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发现,针对人类消化道不同的环境,病原菌可以即时改变其注射装置的组件。植物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发现,带着基因组的整个细胞器可在植物细胞之间移动。

癌症研究中心等首次在小鼠实验模型中成功测试了针对恶性脑肿瘤的新抗原特异性转基因免疫细胞疗法;发现一种由血管产生的新的生长因子,可使肿瘤细胞转移到器官上;发现抑制关键代谢驱动的因子,可以预防癌症扩散以及癫痫。

维尔茨堡大学发现,一种通常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对前列腺癌有效。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发现了一种调节单个细胞运动的机制,可以检查宿主细胞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确定了52个骨关节炎的遗传风险因素和药物靶点。

英国

确定新冠重症潜在病因 成功培育胆管“类器官”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在新冠抗疫相关检测方面,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名免疫抑制患者在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同时出现了新冠病毒的不同变异株。接受血浆治疗后,占主导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含有英国发现的变异株B.1.1.7上的一个缺失突变。研究结果提示了一种可能性——当免疫抑制患者出现长期病毒复制时,他们体内的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生演化。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新模型,可以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追溯病毒的年龄。借助该模型,他们首次再现了冠状病毒变异速率衰减的模式,推断出冠状病毒在2.1万年前首次暴发。

英国肯特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和歌德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确定了导致重症新冠肺炎的潜在因素。他们发现,高水平的CD47蛋白会阻止人体有效的免疫反应,增加与疾病相关的组织和器官损伤,或导致新冠肺炎严重程度较高。

在再生医学研究方面,英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利用最新技术,成功培育出胆管“类器官”,可用于修复人体受损肝脏。这是首次证明使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可以增强或修复人类的肝脏,同时这一技术为开发治疗肝脏疾病的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未来有望缓解器官移植面临的困境。

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纳米测序的新方法,能以迄今最高的准确率研究人类组织中的基因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项成果代表着癌症和衰老研究的重大进展。

日本

疫苗药物研发突破不断 细胞免疫疗法再获进展

科技日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

\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可能扩大新冠病毒感染并导致重症化。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通过细胞膜表面的特定受体进入细胞内。

图片来源:客观日本网站

日本利用牛痘病毒载体开发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确认有效。滋贺医科大学、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及国立感染症研究所联合开发出新冠病毒基因重组DIs毒株疫苗。

京都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大气污染很可能会扩大新冠感染并导致重症化。他们调查了吸入PM(利用旋风法从大气中采集)会使ACE2和促进病毒入侵的TMPRSS2两种蛋白质有所增加,PM为新冠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更多的入口。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