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12-21 09:28:22 | 来源:外交部网站 | 参与: 0

  来源:外交部网站

\

  总台央视记者:17日,美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赫希兰德称,美将派出约230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65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美国奥委会将在赛前为美运动员提供充分防疫信息,介绍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奥运会规则,对美运动员在华安全保障计划充满信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随着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全世界冰雪运动健儿都在热切期盼盛会启幕。中方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运动员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将保证所有运动员的安全便利,帮助每一位奥运健儿成就奥运梦想。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取得好成绩。

  近期,国际社会支持北京冬奥会、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12月2日,第76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有173个会员国共提该决议。12月11日,国际奥委会第10届奥林匹克峰会宣言再次发出了国际体育界支持北京冬奥会、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共同呼声。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也发出支持北京冬奥会的强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等政要已确认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明确表示反对将体育运动政治化。韩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多国政府官员也指出,奥运会不是搞意识形态对抗的地方,而是帮助国与国之间建立更紧密友谊与合作的平台。相信北京冬奥会将为世界各地体育爱好者献上一场壮观而多彩的盛会。韩国、法国、芬兰、保加利亚、希腊、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白俄罗斯、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等许多国家奥委会官员都表示,期待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

  全球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国家和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是人心所向。个别国家利用北京冬奥会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会得逞。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据报道,17日,立陶宛农业部官员称,立中贸易争端可能使立损失巨大。立的遭遇警示其他欧盟国家,如坚持捍卫自身利益和价值观、不照中国政府规矩办事,就会招致此类后果。立制造商将首度参加台北国际食品展。如明年疫情趋缓,立农业部长纳维茨卡斯可能率企业团组访台。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立陶宛在国际上公然制造“一中一台”,彻底背离立方在中立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完全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必然遭到唾弃和反对。如果要说规矩,首先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是公理和正义。立陶宛背信弃义,站在公理和正义的对立面,绝不会有好下场。立陶宛某些人、某些势力执意同“台独”分裂分子沆瀣一气,一条道走到黑,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澳亚卫视记者:17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称,中国毁了整个世界,应为新冠肺炎疫情赔偿60万亿美元。特朗普还称中国在经济上剥削美国多年,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特朗普在任期间,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400万,死亡病例超过41万。无论那些虚伪政客如何甩锅推责、转移视线,都改变不了他们无视民众生命健康,防控不力的事实。特朗普反复推责,只会不断提醒世人,究竟谁才是美国疫情惨状的第一责任人。

  所谓“中国剥削美国”完全是无稽之谈。自建交以来,中美合作为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事实上,美国无理打压中国企业,才是破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的“剥削”行径。

\

  塔斯社记者: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和普京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期间强调上合组织的重要性。明年1月1日起,中国代表将担任上合组织轮值秘书长。请问外交部如何评价上合组织这一国际机构的影响力和作用?

  赵立坚: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20年来,上合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家团结协作、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各国发展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探索,已成为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根据上合组织相关规定并经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批准,自2022年1月1日起将由中方代表担任秘书长。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上合组织秘书长和秘书处工作,同各方一道,继续弘扬“上海精神”,深化政治、安全、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上合力量”。

  中新社记者:据报道,17日,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出席美外交关系委员会活动时表示,美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明确,这一立场是美几十年来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所坚持,并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美对台和两岸关系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美永远不需直接回答美是否会协防台湾的问题。美相信有办法可维持现状,而非单方面改变现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这里我想强调三点:

  第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既是不容改变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不容挑战的现状。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妄图“倚美谋独”。这才是改变现状,也是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美国一些势力顽固操弄“以台制华”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加剧了台海紧张。

  第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建交和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美国单方面炮制的“与台湾关系法”违背美方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所作承诺,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美国内法凌驾于国际义务之上,是非法、无效的。美方应该切实恪守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而不是自己单方面炮制的什么东西。

  第三,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会因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国家而改变。我们敦促美方严肃对待中方立场和关切,在涉台问题上谨言慎行,停止美台军事联系,停止发展美台实质关系,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深圳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昨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驳斥“强迫劳动”专场发布会。多名新疆棉农和企业职工介绍了他们自愿就业、勤劳致富的故事,以事实真相戳穿了美方所谓法案的谎言。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注意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会情况。新疆棉农和企业职工通过自身经历,有力地戳穿美方炮制的所谓“强迫劳动”的弥天大谎。美方一些政客为了实现“以疆制华”的图谋,对新疆无所不用其极地造谣抹黑。这又是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让世人看清了美方这些人的真面目。不论这些美国政客如何鼓噪,新疆繁荣发展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

  说到“强迫劳动”,这顶帽子还是美国留着自己戴吧。美国至今约有50万名从事农业劳作的童工,有24万到32.5万名妇女和儿童遭到性奴役。过去5年,每年被贩卖到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口多达10万。我们奉劝这些美国所谓的“民意代表”更多关心美国国内的事吧!他们应该做的是,管管那些在自己选区里遭受强迫劳动的童工,救救那些在自己选区里遭到性奴役的妇女和儿童,纪念一下那些在美国棉花种植园里因强迫劳动而死的黑人奴隶的冤魂。

\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大批阿富汗松子通过“松子空中走廊”运抵上海,拉开了中阿两国农产品贸易逐步恢复的序幕。阿富汗松子深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立刻掀起抢购热潮,一度冲上热搜。发言人能否详细介绍有关情况?

  赵立坚:我曾经在驻巴基斯坦使馆常驻。当时阿富汗很多松子都销售到巴基斯坦,深受巴基斯坦民众和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人欢迎。阿富汗松子品质出众,远近闻名,年产量约2万吨,年出口额可达8亿美元,带动当地10多万人就业,是阿富汗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更是很多阿富汗农户的唯一收入来源。但由于深处内陆、交通不便及连年战乱,阿富汗每年都有大量松子滞销。

  小小的松子关乎成千上万阿富汗民众的生计。为了帮助阿富汗人民把手中的松子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在中阿双方共同推动下,2018年中国开设从阿富汗直飞进口的“松子航线”,短短4个月即给当地创造1500万美元的收入。据统计,每年都有3000至5000吨松子直接运到中国,采摘松子的阿富汗民众和中国的消费者们都得到了实惠。“松子空中走廊”更成为中阿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纽带。

  2021年8月,阿富汗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对阿富汗实施金融管控,3900万阿富汗民众面临人道主义危机。作为阿富汗的友好近邻和真诚朋友,中国高度关注阿富汗民生状况,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之外,还以多种方式帮助阿富汗解决经济民生困难,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今年10月,应阿富汗临时政府请求,中方特事特办,第一时间更新包机飞行许可,再次打通中阿“松子空中走廊”。11月1日,首架松子包机搭载45吨松子顺利抵达上海。在进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12万瓶松子一亮相即被抢购一空。截至目前,已有1170吨松子搭乘26架包机来到中国,为阿富汗民众创收1亿多元人民币,约合1600多万美元。

  下一步,中方将在中阿经济重建工作层联络机制框架下加强同阿方的对接联系,推动藏红花等阿富汗特色农产品输华,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帮助阿富汗经济重建发挥更大作用。

  东方卫视记者:1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出席活动时称,拜登政府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设定更具雄心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结束后,焦点将发生转移,中国将承受更大压力,需拿出比迄今为止更具雄心的计划参与谈判。此言并非渲染竞争、挑战或威胁。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解决气变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采取更多行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一直在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在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基础上,去年9月以来,中方先后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提高各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涉及国内煤电、煤炭消费、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诸多方面。为此,中方将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广泛赞誉。

  不久前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取得积极成果,重申《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基本制度框架,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为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中方想强调的是,COP26达成的字字句句,是国际社会从规则谈判迈向行动落实的“动员令”,而非发达国家逃离自身义务和甩锅的“免责单”。后格拉斯哥时代的谈判焦点,仍然是敦促发达国家正视历史责任,率先大幅提高减排力度,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回应发展中国家核心关切。

  美国作为最大温室气体累计排放国、最高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国、当前主要排放大国,在回归《巴黎协定》后,应反思己过,弥补旧账,用切实行动重获国际社会信任。中方欢迎美方加入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派”队伍,但也会和各国一道对美方听其言、观其行。美方再想继续空喊口号,恐怕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

  总台央广记者:17日,第七轮伊核协议恢复履约谈判结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谈判进展不顺。美方尚未找到重返伊核协议的途径。美与欧洲伙伴团结一致,加大与中俄协调立场。英法德发表声明称,谈判取得部分技术性进展,但仅接近今年6月谈判成果。三方对伊方暂停谈判感到失望,呼吁加快谈判节奏。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第七轮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各方同意在以往谈判基础上推进谈判,就制裁解除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就核领域问题形成了新的文件草案。各方并决定今年底前举行下一轮谈判。

  当前,伊核局势处在关键十字路口。中方肯定各方在本轮谈判中展现的严肃认真态度,欢迎伊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核设施监控达成共识。我们希望各方坚持对话协商的正确方向,努力维护谈判进程,聚焦未决问题,并营造必要的谈判氛围,共同推动谈判早日取得成果。作为当前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美方理应纠正错误的对伊政策,解除对伊所有相关制裁及对第三方的“长臂管辖”,伊方则在此基础上恢复全面履约。

  中方始终建设性参与伊核谈判,与美、伊及其他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并为推进谈判作出了积极努力。中方将坚定不移维护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继续建设性参与后续谈判,与各方一道推动谈判尽早取得成效,同时坚定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