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为何今冬寒潮反而更多

2021-11-30 15:02:06 | 来源:科技日报 | 参与: 0 | 作者:科技日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付丽丽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近来,雨雪大风降温频频登场。11月29日6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预警。这是自今年10月以来,第四轮影响我国的大范围寒潮天气。

  “不是说全球变暖吗,今年寒潮怎会如此之多?”有公众疑惑。事实究竟如何呢?

\

  中国气象局供图

 

  四轮寒潮 较同期偏多

  “国家气候中心自1951年至2020年的逐月寒潮统计显示,往年到11月底,寒潮平均发生次数为2次,今年已有4次,较同期来说确实是偏多的。”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说。

  暂且不算正在影响我国的新一轮寒潮,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的三轮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10月14日至17日、11月4日至8日、11月20日至23日。

  周兵介绍,数据显示,11月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为10月和3月。1990年11月曾出现过4轮寒潮,1979年和2011年的11月也经历过3轮寒潮。

  为什么寒潮偏爱在季节转换期出现呢?周兵表示,寒潮主要是依据降温幅度来度量的,在冬季,由于基础温度相对较低,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还是不容易的,而季节转换期的11月或3月,由于气温在下降趋势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相对容易满足寒潮标准。

  全球变暖 更易出现极端寒潮天气

  虽然今冬寒潮偏多,但从数据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减少趋势并不是说近几年肯定比以前少,也不是说以前每年寒潮都多,只是代表总体平均的一个趋势。”周兵说。

  如1951年、1984年以及1985年影响我国的寒潮只有2次,而2009年就有8次,更进一步说明,寒潮减少是平均态,不能代表某年肯定多或少。

  “虽然总体寒潮次数减少了,但天气气候出现异常的幅度加大了,出现偏离平均态的振幅也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北极冷空气受到了更强的扰动,因此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周兵强调。

  周兵解释,一般情况下,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会受到地球西风带的控制,被圈在靠近北极的地区。虽然也会经常向低纬度推进,但西风带的控制性较强,好比一个羊圈,而冷空气则是“羊群”,正常情况下冷空气这群“羊”,大都会被西风带这个“羊圈”圈在北极地区。

  但在全球变暖和极地放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北极地区升温更大,中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小,欧亚大陆上空的西风减弱,这导致西风带这个“羊圈”不再像以前那么牢固,以前被圈在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突破西风带向南一泄而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拉尼娜年,低纬度地区的海水变冷,特别是太平洋的中东部,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低温海水,这样一来地球北半球高低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原有的气候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团不受约束,那么在较高的气压差别之下,就会以寒潮的形式迅速向低纬度推进了。

  因此,专家指出,全球变暖与寒潮并不矛盾,反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此外,全球变暖也并不会导致所有地方的冬季都变暖。比如,在北半球一些地方,全球变暖反而使得冬季更冷了。

  明年一二月寒潮数量或进一步攀升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同时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周兵表示,对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统计结果表明,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会出现19.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有3.4次可达到寒潮等级。

  “目前,位于北极极地的冷涡中心位置有偏向东半球的倾向。因此,明年1至2月,寒潮发生数量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周兵说。

责任编辑:李涌

正在加载

精彩阅读

热点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