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日报道,我国北车集团唐山公司顺利下线世界首例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为中车集团3年来的勤耕不辍画下一道完美分割线,也为我国“基建狂魔”的赫赫威名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未来的不确定战场铺设了一条踏实的运兵之路。
毫不夸张地说,其中的技术含量之广、之成熟,令全球各大车辆厂望尘莫及,是当之无愧的陆运超级装备。
这个“神”,首先就体现在一个“快”字上。
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高铁列车,最高时速正是350公里——没错,就是我国独立创新建成的高铁列车。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于2008年建成,自此展开了我国高铁飞速发展的序幕。实际上,350公里每小时,并非理论上的最高时速。
我们了解到,今年早些时候,英国伯明翰铁路实验室的模拟实验中,我国铁路的最高时速可达677公里每小时,而曾经的高速铁路王国日本,实验所得模拟时速仅为379公里。
如再加上我国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技术,我国高铁理论时速可以到达1500公里每小时。此款时速350公里的货运动车,技术含量不仅仅体现在速度之上。
速度的实现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优良的环境适应性,使得动车机组能够适应低至-25摄氏度高至40摄氏度的运行温度。同时因为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所以时效性极佳,可满足600公里至1500公里的货运需求,5小时内能够行完1500公里的路程。此外,这种速度还有赖于车身的独特设计。该动车组车头造型令人眼前一亮。
中华鲟的流线型仿生学设计,能够有效减小高速行驶中风力带来的巨大阻力。风洞测试证实了这一理念,同时检测结果显示,以这种速度运送货物的情况下,单位货物能耗仅为飞机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