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俄罗斯人报道中国嫦娥五号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引发大量俄罗斯人评论,为什么俄罗斯的态度会出现180度大转弯?而中国人的表现让人意外。
全球瞩目的嫦娥五号这几天消息不断,11月28日,嫦娥五号第一次“刹车”,顺利进入椭圆环月轨道。11月29日晚,嫦娥五号再次“刹车”,从椭圆环月轨道变成近圆环月轨道。
11月30日凌晨,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现在,嫦娥五号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近圆环月轨道上飞行,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
俄罗斯媒体对嫦娥五号的进展进行了报道,并指出,中国是继苏联、美国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射从月球运回月壤的探测器的国家。
但是中国的目的不仅如此,嫦娥五号从月球运回月壤这一举措,既出于研究月球月壤的科学目的,还有一个目的是:中国建设月球基地项目的一部分。
嫦娥五号的报道引发了俄罗斯军事观察人士的热议,针对中国太空探测项目,俄罗斯人表示:虽然看到这则消息让俄罗斯人很伤心,但他们并不感到惊讶。
评论指出,之所以伤心是,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从全球最强大的航天大国已经落寞,回忆苏联时期的航天壮举,苏联人承载着人类的梦想,而现在只能跟随在美国人的后面,从事一些没有多少深度的太空研究。
俄罗斯表示对中国太空探测不感到惊讶的并不是当前的嫦娥五号,嫦娥五号已发射,目前运行正常。俄罗斯人称,一旦中国在月球上建立了月球研究基地,他们也不会感到惊讶。这显示俄罗斯人对中国太空探测的高度有了很高的预判。
有意思的是,在以前中国在一些科技领域研究取得成果,特别是军事科技方面取得一些成果时,俄罗斯人评论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以前,面对中国人的科技成就,俄罗斯人喜欢习惯性地指责中国借鉴甚至是使用了俄罗斯的技术,或是同西方军事评论人士保持一致口吻称中国“窃取”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