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直升机上的飞行员很干脆地开始呼叫地面控制站台,要求相关无人机进入指定区域上空。随后在收到无人机捕获攻击目标、即时回传的数据信息后,直升机发起超视距打击,最终实现超视距的定点打击。
这种技术可以说,一方面保证了直升机暴露在敌人视野中的时间,另一方面,间接地提升了既有直升机的实战灵活性,可以不再依赖于驾驶员用肉眼搜索目标,减少了战场失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无人机应用方式的实施,与美国陆航部队的“MUM-TX”相似。
当时美军基于提升阿帕奇AH-64直升机的作战实力,设想了一个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作战系统。通过更多数据共享,提高阿帕奇的战场感知能力,进而丰富其打击方式。
不过,尽管美军设想得挺好,但最终却并没有进行建设。仿佛又像是一款“星球大战”的套路。
不过尴尬的是,这个忽悠的对象可能太“实诚”,中国还真就按着这个路走下去,更要命的是,还给走通了。
这一点,就很像我国歼-20的鸭翼气动布局。当时美国军工业界,对于鸭翼的讨论十分热烈,而且正面评价颇多。但是美军内部给出的唯一结论却是“鸭翼布局最好的安装方式,是出现在对手的战机上”。
也基于这一点,有网友就感慨,又是一起美国负责设想,我们负责实施的案例。
责任编辑:杨征帆